第120章 朝议三_不见长安
剑仙不用剑 > 不见长安 > 第120章 朝议三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120章 朝议三

  “陛下,去年户部超支的各项预算,折合白银四百五十多万两,若真有人贪墨国库,这分明就是抢我户部,不是,是在抢陛下的钱,臣请求彻查。”

  “你说百姓递了请愿书到长安,请愿书何在?”

  “请愿书早就转呈给了你御史台,倒是你御史台对此事一直未作理会,究竟是何居心?”

  “陛下,我太史曹昨日夜观天象,五行经天,此乃朝中有奸臣作乱,当移大臣,若如此,天必雨。”

  “你们太史曹什么意思,让一个小小的太史曹左丞出来说话,太史令呢,哑巴了?”

  “你说无人贪墨,那我且问你,你今年在城外新买的庄园,钱财从何而来?”

  “你少在这里血口喷人,那是我赌钱赢回来的!”

  “陛下,这事臣等先前已上书直言,请陛下下令彻查此事。”

  杨开隆坐在龙椅上,无可奈何的看着底下吵作一团的文武百官,这熟悉的场景,让他颇觉得有些心累。

  隋唐时期的皇权,远没有皇权逐渐达到巅峰的明清那么强势,皇帝不仅要接受宰相的分权制约,对世家权贵做出让步,还得小心平衡各方势力,除了开国的那几位有军功的皇帝,其他都活像跪着要饭的,就这,多少人想跪都没这个机会呢。

  “太傅桥琳到,请求觐见陛下!”就在百官兀自争吵不休的时候,宣政殿外由远及近,依次响起了通传之声。

  宣政殿内一下就安静了下来,不少人伸长了脖子,不可置信的看着殿外的宫道,一个虽然年迈,却依旧挺拔的身影矗立在那里,正等待着皇帝的传见。

  杨开隆心中一喜,直接站了起来:“朕的太傅总算愿意来上朝了,赶紧宣太傅进来。”

  传命的宦官闻言,立马高声通传道:“陛下有旨,宣太傅桥琳觐见!”

  连皇帝都起身相迎了,文武百官自然不能再坐着了,纷纷站立恭候,那些刚才还在争吵的官员,也都各自回到了队列中。

  桥琳走的很慢,但包括皇帝杨开隆在内,皆没有人敢表达出不满,毕竟这位的资历实在是太老了,乃是朝中硕果仅存的四朝元老不说,还是当今天子杨开隆做太子时期的太子少傅,先帝还在时,若不是桥琳力保,如今的皇帝是谁还难说,这样一位人物,朝中自然是无人敢招惹的。

  韦信看着桥琳,眼中除了敬佩,还有羡慕,别看他如今位列三公,跟桥琳所在的三师皆是正一品大员,但无论是朝野上下的威望,还是皇帝的宠信,他都远远无法和桥琳相提并论,不过一想到自己已经准备告老还乡,韦信便也释然了。

  桥琳一路走进宣政殿,直接无视了四面八方投来的目光,向杨开隆行礼道:“臣太傅桥琳,见过圣人,微臣年事已高,腿脚不便,让陛下久等了,臣告罪。”

  杨开隆则是满脸笑容:“何出此言,太傅许久未来上朝,朕见了你心中欢喜着,哪还会责怪与你呢?”

  韦信站在一旁,听着这话,不知为何,心里有点酸溜溜的,想他在这位陛下的手底下兢兢业业三十载,何时曾听到过这种话,当真是我本有心向明月,奈何明月照沟渠了。

  桥琳:“臣刚才见这大殿之中乱哄哄的,不知是发生了何事?”

  杨开隆:“哦,刚才有人奏禀朝中有人行贪墨之事,群臣各抒己见,方才显得混乱了些。”

  “禀陛下......”

  见杨开隆似乎要将此事定性,有人站了出来,正准备说话,却被皱着眉头的桥琳横了一眼,立马乖乖闭嘴退了回去。

  桥琳:“诸位都是科举出身的官员,诗、书、礼、易、春秋是必修功课,御前议事,怎么一点规矩都没有,若是放在以前,定治尔等一个御前失仪之过。”

  桥琳这话一出,宣政殿内的文武百官皆是大气都不敢出,最后还是杨开隆打破了沉默:“太傅,百官踊于进言,这是好事啊,就莫要与他们计较这些小事了。”

  桥琳微微欠身说道:“陛下体恤臣下,真乃仁德也。”

  杨开隆笑着点了点头,随后高声宣布道:“着门下省拟诏,由太傅桥琳兼任尚且空缺的尚书令一职,六部官员日后在太傅的麾下,当好好为国效力,不可懈怠,明白了吗?”

  “诺,臣等遵旨。”

  百官皆齐声应和,而六部官员的面上已露出苦色,前面一个尚书令韦信,凭一己之力压制六部近二十年,好不容易盼到他调任了,结果又来了个桥琳,难道六部就真没翻身的机会吗?

  倒是韦信则若有所思的捋了捋胡子,陛下虽然把尚书令的位置给了桥琳,却没兼任宰相官位,也没有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头衔,等于是变像的把尚书省踢出了中央的决策圈,果然自己预料的不错,内史省、门下省、尚书省三省之中,尚书省会是第一个被剥夺权力的机构。

  杨开隆此时又转头对桥琳问道:“不知太傅对朝中有人贪污受贿的事怎么看,朕想听听你的意见?”

  桥琳:“禀陛下,皇明如日,普照万方,但若是有小人谄媚门庭,巧言令色,致使圣听蒙尘,发生此事也不足怪哉,贪污受贿之事,臣于民间也有所耳闻,想来贤明如汉文帝,身边亦有邓通这种阿谀奉承之辈,俗语道身正不怕影子斜,陛下可让人将此事彻查清楚,给民间一个说法,到时百姓自然会称颂陛下的贤明。

  说到这,桥琳瞥了一眼人群中的裴寂,接着说道:“禀陛下,臣在大理寺坐牢时,发现大理寺的官员尚有潜力可供挖掘,臣提议,此事可交由大理寺来查办。”

  裴寂站在人群里,闻言脸上便是一囧,什么叫尚有潜力可供挖掘,这不是在拐弯抹角的说他大理寺安排的工作量不饱和,天天偷懒摸鱼嘛,亏得当初我每天好酒好肉的供着您老,结果出来就拆我的台,桥公您不地道啊!

  “善。”杨开隆点点头,算是认同了桥琳的说法,随后大声宣布道:“既然如此,便着大理寺和刑部共同查办此事,若真有贪赃枉法之人,朕定严惩不贷!”

  大理寺、刑部一众官员:“臣等遵旨。”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jxbyj.cc。剑仙不用剑手机版:https://m.jxbyj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